慢乙肝临床治愈专家谈党双锁教授慢乙肝

编者按:慢乙肝临床治愈的理念从年提出至今,已逐渐得到肝病专家的认可,并成为了乙肝研究的热点。国内外研究者通过长期的探索,获得了很多令人欣喜的结果,慢乙肝临床治愈率获得了大幅提升。近期西安医院的党双锁教授团队发表了慢乙肝临床治愈的最新研究成果,发现基线HBsAg≤IU/mL的核苷经治慢乙肝患者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的HBsAg清除率高达37.4%,其中各类优势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可达58%-80%。党双锁教授应《雨露肝霖》邀请,为我们分享慢乙肝临床治愈新研究的结果,临床治愈优势人群,及新项目和新思路,详见下文详细访谈内容。

Q1:您最新发布的临床治愈的研究结果非常好,请您介绍一下这个研究的设计初衷和具体结果。

党双锁教授: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是我国最大的肝病患者群体,如何帮助这部分患者获得治愈,一直是所有肝病、感染科及消化科医生共同追逐的目标。专家学者从90年代就开始尝试各种抗病毒方案对乙肝患者进行治疗,除核苷类似物(NA)以外,还有干扰素(IFNα)的研究。近十年来国内外专家开展了大量研究发现,NA治疗慢乙肝患者的HBsAg清除率仅为1-3%,而干扰素治疗的HBsAg清除率则更高一些。

年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首次提出了慢乙肝临床治愈的概念,即HBsAg消失,或HBsAg的血清学转换,肝功正常和病毒载量持续检测不到,这与欧美国家的功能性治愈的概念是等同的,得到了国际上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nxingganyancr.com/myff/631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