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乙肝现状
随着HBV疫苗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的母婴阻断措施的普及和强效抗病毒药物的应用,HBV感染的防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慢性HBV感染仍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全世界约有2.4亿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超过65万人死于HBV相关终末期肝病,包括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据估算,我国HBV携带者约万人,其中约万人为慢乙肝患者(存量),如何有效治疗慢乙肝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重视。因此,年世界肝炎日,世界卫生组织以“没有肝炎的未来”为宣传主题,号召所有国家共同努力,到年消除病毒性肝炎这一公共卫生威胁。我国卫健委今年仍以“积极预防,主动检测,规范治疗,全面遏制肝炎危害”为宣传主题,号召公众积极主动接种肝炎疫苗,主动进行体检了解肝脏健康状况,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全面遏制病毒性肝炎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慢乙肝的治疗目标与临床治愈
慢乙肝的治疗目标是延缓或减少肝硬化失代偿、肝功能衰竭和肝细胞癌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生。
慢乙肝治愈的类型主要包括完全治愈(又称为病毒学治)和临床治愈(又称为功能性治愈或免疫学治愈)。完全治愈即血清HBsAg检测不到,肝内和血清HBVDNA清除(包括肝内cccDNA和整合HBVDNA),血清抗-HBc持续阳性,伴或不伴抗-HBs出现。由于cccDNA持续稳定存在,且目前缺乏针对cccDNA的特异性靶向药物,因此完全治愈难以实现。临床治愈即完成有限疗程治疗后,血清HBsAg和HBVDNA持续检测不到,HBeAg阴转,伴或不伴HBsAg血清学转换,残留cccDNA可持续存在,肝脏炎症缓解和肝组织病理学改善,终末期肝病发生率显著降低,标志着慢乙肝的持久免疫学控制,是目前国内外指南推荐的理想治疗目标。因此与完全治愈不同,临床治愈可在优势慢乙肝人群中通过优化治疗方案实现,对于适合的优势人群应尽可能追求早期临床治愈。
现阶段慢乙肝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包括长效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两类。近年来,国内专家开展的多项研究显示,经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后HBsAg水平处于低水平的慢乙肝患者序贯或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可获得较高的临床治愈率,约30%~50%的患者可以达到HBsAg清除,实现停药。
什么是“珠峰”项目
年4月19日,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发起设立的“中国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珠峰)工程项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启动。该项目旨在提高我国各级医生的慢乙肝诊疗水平,提升患者对乙肝治疗的认知,积极探索、优化、完善临床治愈路径,造福更多慢乙肝患者,实现临床治愈梦想。
年7月25日,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召开了中国慢乙肝临床治愈(珠峰)工程项目年度工作会议,并进行了项目中期汇告,汇告指出自年4月19日,“珠峰”项目启动至今,全国31个省/市陆续召开了项目启动会,截至年7月10日,项目正式批准家医院,其中开展入组家(医院40家、医院家),名患者加入项目,治愈病例共例,成为全球首个临床治愈病例突破千人的临床研究项目。入组患者采用基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单用或联合核苷类药物)治疗24周和48周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24.3%和33.0%。“珠峰”项目作为目前全国最大的慢乙肝临床治愈真实世界研究项目,这一初步结果符合既往国内临床治愈相关研究结果。
珠峰项目医院医院项目
医院肝病科团队在鞠金昌主任带领下,于年成功加入第四批中国慢乙肝临床治愈(珠峰)医院并积极推进项目进展,两年间,本分中心按标准入组12人,目前已实现临床治愈4人,临床治愈率达33.3%,部分疗程内患者表面抗原定量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有效控制疾病发展,改善预后,缓解患者经济及精神负担。
珠峰项目患者招募
☆入组标准:
1.临床诊断慢性乙型肝炎
2.年龄18-60岁
3.正在接受NAs(核苷(酸)类似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等)治疗达1年以上患者,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HBsAg≤IU/ml;HBeAg阴性;血清HBVDNA定量IU/ml;4.无干扰素治疗禁忌症,且愿意接受Peg-IFNα-2b(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注射液,商品名派格宾)治疗,签署干扰素治疗知情同意书
☆治疗方法:
Peg-IFNα-2b单用:停NAs,序贯干扰素
Peg-IFNα-2b+NAs全程联用:替比夫定除外
短程(12周)联用后序贯Peg-IFNα-2b:替比夫定除外
☆疗程:48-96周或更长
☆随访观察指标:
乙肝“两对半”定量、HBVDNA定量、肝功能等
主要数据采集时间点:干扰素治疗(0周)、以后每3个月(12周)监测的观察指标至停药后至少24周。
☆赠药申请条件:
患者经评估确认符合派格宾(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注射液)适应症和“珠峰工程”项目入组条件后可申请部分赠药。
☆项目具体情况请咨询医院肝病科
珠峰项目医生:戚敬虎副主任
联系方式:
供稿:戚敬虎、张囡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