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肝炎日系列活动ldquo传

哪里的白癜风专科医院最好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41114/4517271.html

在“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的支持下,我国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精准诊断新指标研究领域取得了众多原创性成果。为推进这些创新指标在慢性肝病及其相关肝癌在个体化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作为7.28世界肝炎日的系列活动,7月31日由肝胆相照平台和热景生物共同举办的“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成果学术论坛暨百城慢性肝病诊治新技术新应用”成功召开,共计余人次参加了此次论坛。

本次学术论坛特别邀请到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鲁凤民教授,福建医院江家骥教授,上海交通大医院范竹萍教授,就“专项”在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临床领域取得的创新成果高尔基体蛋白73(GP73)、肝癌三项(AFP、AFP-L3%及DCP),进行了交流分享。

大咖云集,学术成果线上呈现

本次会议由十三五“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乙型肝炎临床诊断及监测新型试剂的研发”课题组负责人鲁凤民教授担任大会主持。鲁教授介绍了课题组在过去十余年间取得的系列原创性成果,并希望这些原创性成果能更好的应用,服务于肝病患者的临床诊治。

江家骥教授针对“慢性肝病实验室诊断新指标——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介绍了GP73最新的研究成果,其应用为临床慢性肝病的管理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手段。

范竹萍教授分享了肝癌三项(AFP、AFP-L3%、DCP)在肝癌管理中的价值。范教授指出,AFP、AFP-L3%和DCP三联检对肝癌的早期诊断、肝癌患者疗效评估及预后判断上具有重要的作用。

线上交流,学术氛围满满

在互动交流环节,专家们针对观众在临床与科研实际遇到的问题与困惑,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对肝病诊断新指标的临床意义和实际应用,肝炎防治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领域,临床遇到的疑难肝病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探讨。

最后,鲁凤民教授作了会议总结。鲁教授表示,期望通过百城肝病学术论坛推动“专项”新指标新技术在慢性肝病个体化诊治中的临床应用及评价,为提高我国慢性肝病的整体诊治水平做出贡献!最后,鲁教授希望中国的科研工作者能够发现更多的新的慢乙肝诊疗指标,争取实现“目标-全球全面消灭病毒性肝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现实需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nxingganyancr.com/myff/872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