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HBV的危害不仅在于可导致急性肝炎,而且有相当比例的感染者会发展为慢性肝炎(感染年龄越小越容易发生),更可怕的是还会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乙肝传播
乙肝的传染源包括急、慢性乙肝患者和病毒携带者;传播途径主要是经过血液和性接触传播,此外母婴传播是婴幼儿感染乙肝的主要途径;缺乏保护性抗体的人群对HBV普遍易感,其传染性比艾滋病病毒强50-倍。而经常接触血液的医务人员、血液透析患者、静脉吸毒者、男男同性恋者和HBV携带者的家庭成员更是高危人群。需要说明的是,与乙肝感染者在日常工作或生活中接触,包括握手、拥抱、共同就餐等一般不会传染乙肝。
努力消除对乙肝感染者的社会歧视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
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用人单位在公民入学、就业体检中,不得要求开展乙肝项目检测,不得要求提供乙肝项目检测报告,也不得询问是否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不得在入学、就业体检中提供乙肝项目检测服务。
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不得以学生携带乙肝表面抗原为理由拒绝招收或要求退学。
除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核准并予以公布的特殊职业外,健康体检非因受检者要求不得检测乙肝项目,用人单位不得以劳动者携带乙肝表面抗原为由予以拒绝招(聘)用或辞退、解聘。
乙肝不通过吃饭和接吻传染
无论是对于全球还是我国来说,乙肝都是非常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估计,全球有约1/3的人口曾感染过HBV,仅在年,乙肝及其引起的并发症(包括肝硬化和肝癌等)就导致88.7万人死亡。而我国曾是乙肝流行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人群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曾高达9.75%(年调查结果),相当于每10个人中就有1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曾受邀担任中国乙肝防治宣传大使的刘德华
也是一名乙肝病毒携带者
我国自年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年起正式纳入免疫规划,对所有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以来,乙肝防控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提前实现了年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低于2%的目标,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肯定。从浙江省来看,从年实施乙肝疫苗接种以来,每年可减少5-6万名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累计减少数百万例乙肝病毒感染者。
接种乙肝疫苗,积极预防乙肝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感染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措施。我国实施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全程免疫需按“0,1,6月”免疫程序接种3针,其中第1针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因此可以说乙肝疫苗是人生中接种的第一种疫苗。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产妇所生的新生儿,除了接种疫苗外,还需要联合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以加强阻断乙肝病毒感染的效果。除新生儿外,乙肝高危人群如缺乏保护性抗体也应该接种乙肝疫苗。
编辑:汪佳
来源:浙江省疾控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