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呱呱落地后24小时内
医生就要为孩子接种人生中的第一针疫苗——乙肝疫苗
用来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
它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世界上第一只抗癌疫苗”呢!
是不是hin厉害的样子呀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乙肝疫苗的那些事儿
什么是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简称为乙肝)是人体感染乙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常见传染病,是我国重点防控的重大传染病之一,其中一部分慢性乙肝患者可转变为致肝硬化、肝癌等严重疾病,对健康危害较大。
新生儿为什么要尽早接种乙肝疫苗?在我国母婴垂直传播是乙肝主要传播途径之一,如果不对新生儿采取干预措施,新生儿存在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此外,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一旦感染乙肝病毒,很容易发展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相关研究表明,乙肝病毒感染有明显的年龄依赖性,年龄越小,感染乙肝病毒后越容易慢性化,危害性越大。所以新生儿出生后要尽早接种乙肝疫苗,可有效预防乙肝病毒感染。
新生儿如何接种乙肝疫苗?根据我国儿童预防接种免疫程序要求,新生儿按0、1、6个月程序接种三针乙肝疫苗,即出生24小时内注射第1针疫苗后,于1月龄,6月龄分别接种第二、第三针乙肝疫苗。如果未能及时接种,只要补种够3针次即可,不需要重新开始计算接种针次。
对于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最好在出生后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乙肝疫苗,可有效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垂直传播。
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如何?
新生儿按免疫程序完成3针乙肝疫苗基础免疫后,95%以上的新生儿乙肝表面抗体阳转,能够产生有效的免疫保护效果。一般而言,全程接种3针乙肝疫苗后有抗体应答者的保护效果可持续30年,因此,普通人群接种乙肝疫苗后不需要进行乙肝表面抗体监测或加强免疫,但对高危人群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可监测乙肝表面抗体水平,如果乙肝表面抗体水平10mIU/ml,可给予加强免疫。
各位亲
不要以为接种疫苗是小朋友的特权哦
其实!!
我们成年人也应该适时检测,了解自身情况
遵循“知情同意、自愿自费的原则”
及时接种乙肝疫苗
其中以下2类人群是要提高警惕的:1.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乙肝疫苗,或接种史不详、年满18周岁以上的成年人。
2.存在感染风险较高的人群,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幼机构人员、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及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外伤者、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家庭成员、存在性暴露感染风险的人群和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
人生第一针,
打就对了!
供稿:免疫规划所
编辑:健康教育与传媒科(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