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现状与探索

儿童医院白癜风外用药 https://m-mip.39.net/nk/mipso_4349562.html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个严重的全球健康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有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我国是世界上HBV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慢性HBV携带者高达1.2亿,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万人,部分甚至反复不愈,演变为重症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诸多严重肝病,甚至导致患者死亡。与庞大患者群不匹配的是,我国慢性乙型肝炎诊治存在许多不规范之处,早年数据提示我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比例仅在20%左右,近年调查发现抗病毒治疗比例虽已达30%~80%左右,但部分患者对长期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仍差,常不规范停药或者随意换药等,这说明我国慢性乙型肝炎诊治还存在许多有待讨论的问题。

优势

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优势在哪儿?

正如国内外指南中所说,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细胞失代偿、肝硬化、肝细胞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目前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和抗氧化等,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目前国内外公认有效的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主要包括核苷(酸)类似物和干扰素,并各有优势。

核苷(酸)类似物是近年来抗病毒药物研究的热点。人体内,核苷(酸)类似物经磷酸化成为三磷酸核苷类似物后,可以抑制病毒的DNA多聚酶和逆转录酶的活性,并与核苷竞争性渗入病毒的DNA链,终止DNA链的延长和合成,使病毒的复制受到抑制而发挥抗病毒作用。这类抗病毒药物的优点是口服给药、使用方便,抑制病毒作用强、起效快、不良反应少而轻微、价格便宜,可用于肝功能失代偿者。

干扰素是由人体细胞产生的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的糖蛋白,分干扰素α、干扰素β、干扰素γ三型,其中干扰素α有抗病毒作用。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主要通过干扰素与细胞膜上的干扰素受体结合,产生多种抗病毒蛋白,阻碍病毒核酸及蛋白的合成来抑制病毒复制,同时还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活力,增强抗病毒能力,对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更显著。干扰素的优势在于,疗程相对固定、HBeAg血清学转换率较高、疗效相对持久、耐药变异较少,在抗病毒的同时还可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力。

问题

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还存在哪些问题?

临床上,虽然抗病毒药物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单用抗病毒药物治疗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停药后的反弹、病毒变异耐药及长期用药带来的不良反应等。

核苷(酸)类药物治疗乙肝e抗体(HBe)阳性与HBe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均有药物剂量、疗效的叙述,但总体上讲,用药周期长,有些患者可能需终身服药;长期应用等可产生耐药变异,必须在医生指导下长期监测,这不仅增加患者经济负担,也增加治疗难度;HBeAg血清学转换率低,虽然可在短时间内使HBVDNA转阴,但很难出现HBe消失或抗体形成的有利局面,若要达到HBV表面抗原转阴更难;停药后疗效不够持久,停药后病情易反弹和复发等。因此,在服用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时,需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nxingganyancr.com/myjz/1070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