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MauriziaBrunetto教授
《国际肝病》:随着越来越多的强效抗病毒药物的上市,您是否会考虑对免疫耐受期的HBV感染者进行早期治疗?
Brunetto教授:事实上我们一直在期待更为强效的抗病毒药物,但是针对免疫耐受期的HBV携带者,我们需要去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免疫状态。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大部分这类患者实际上存在特异性免疫应答,然而肝脏却并没有发生炎症坏死,即机体存在免疫应答却并没有发展为慢性肝炎。因此,为了提高乙型肝炎携带者的治疗应答,我们需要去了解这类人群的潜在的免疫学机制。从而更好地优化我们的治疗方案,包括已有的抗病毒药物和新研发的药物。
《国际肝病》:对于孕期服用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以阻断围生期HBV传播这一方案,您有何看法?
Brunetto教授:根据既往的研究,我们了解到新生儿接种疫苗联合被动免疫进行预防后可极大地降低新生儿感染率。但是,对于分娩时病毒水平高的产妇,她们所娩出的新生儿感染率增加。因此,对于病毒水平高的产妇,除给予新生儿接种疫苗联合被动免疫进行预防外,同时我们应该考虑在产妇孕后期3个月进行抗病毒治疗。
《国际肝病》:对于既往感染过HBV并即将开始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在预防性抗病毒治疗方面,您有哪些建议?
Brunetto教授:HBV目前很难彻底清除。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毒复制、清除抗原,但是病毒仍可以以cccDNA的形式持续存在于肝脏中。介于此,在进行免疫抑制治疗时很可能会激活HBV。这种情况可发生在应用大剂量的免疫抑制剂或单克隆生物制剂的肿瘤患者中。在这些情况下,隐匿性HBV感染者需考虑进行抗病毒治疗。在意大利,我们对于这类患者会进行预防性治疗。
《国际肝病》:对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的主要目的有哪些?
Brunetto教授:由于病毒持续活跃复制多年,因此肝硬化患者的问题在于他们均处于终末期肝病阶段。这提示肝细胞内含有大量的病毒,并且由于HBV特有的生物学特性,许多病毒序列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极大地增加了肝细胞癌(HCC)的发病风险。同时,由于肝内动静脉短路的形成以及结构的改变,肝硬化也是HCC的一个危险因素。此外,HBV病毒也具有直接至癌的作用。因此,目前我们通过安全有效的抗病毒治疗,主要目标是降低该类患者的病毒活性,减少其失代偿性肝病的发生率,同时降低患者罹患HCC的风险。除了积极地抗病毒治疗,我们强烈建议肝硬化患者应该每6个月进行筛查一次。
《国际肝病》:对于防止肝移植后乙型肝炎的复发,您有哪些建议?
Brunetto教授:当患者等待肝移植时,我们必须要考虑到乙型肝炎复发的问题。因此,在患者等待移植期间,我们需要有效地控制病毒复制,以保证在进行肝移植的时患者的病毒水平非常低。另外,在肝移植的同时,我们需要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来防止血流中HBV可能带来的新的感染,同时,患者也需要进行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肝移植后,至少在移植后的初期,仍需持续进行抗病毒治疗,同时应用免疫球蛋白进行免疫预防清除循环中的病毒。总之,抗病毒治疗的目的在于为患者提供有利的肝移植条件,尽可能防止肝移植后乙型肝炎的复发。
(来源:《国际肝病》编辑部)
Maurizia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