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各种慢性病治疗措施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特别是在手术方面,存在着滥用,它不仅仅是切除了机体组织,而且导致了更多的慢性病产生。比如,各种慢性扁桃体炎、咽炎,这种病特别常见。西医如何治疗呢?要么是长期大量的含服西瓜霜含片或者用清凉含片,当时是有些舒服,但第二天又会不舒服了,于是就继续使用,如此反复,病越来越重,面色越来越青,小问题终于变成了大问题。于是医生建议手术切除扁桃体,认为没有了扁桃体,也就不会再发炎了。再有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乳腺囊肿,等等,也都是同样被不负责任的医生手术切除了事。但是,真正切除这些病变之后,我们的身体就彻底的康复了吗?结果并不乐观。大家往往只注意疾病的本身,是什么导致了这些病症,是病变的组织本身,还是另有原因?几乎没有人认真考虑过,医生根本不会告诉你(因为他们压根也不知道)。中医认为,人的五脏六腑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于慢性病来说,没有单纯的一个脏或者一个腑的病变。如慢性扁桃体炎、咽炎,那是因为肾中的阳气不足,不能制约浮火(阴火)。这些火有来自过食辛辣、烧烤、油炸食物,也有来自肝郁产生的内火,还有潜伏于三阴层次的邪气郁而化热产生的。于是阴火上炎,顺足少阴肾经扰动咽喉部位,引起所谓的炎症,其本质还是在于少阴肾阳的不足。什么导致肾阳的不足呢?现在的大多数病症,以阳虚为多见。原因有多个方面,其中滥用抗生素、激素,过于兴奋的运动,以及生冷食物、冷饮等,均伤真阳。现在人的生活方式太多不遵从人体的规律,喜欢熬夜玩手机,喜欢夜里看书、交友、工作、喝酒、去KTV唱歌等,这都极大地损伤了阳气,因此多表现为阳虚之证。这样的行为是在耗费生命,是对自己身体极度不负责任的表现。对于各种囊肿、肌瘤来说,其病变实质也归结于元气的亏虚,小孩儿在青春期,元气开始自然生发,迫使邪气外出而表现的许多症状,如感冒、发烧、发斑、青春痘、上火等,现代西医学理论不明原因,没有及时为患者补充元气,反而使用西医消炎清热以及激素等药物对元气进行削伐,再误服某些中医大夫所开的寒凉之品,致使寒邪直入脏腑,久郁则阻滞经络,气血痰浊阻滞,产生囊肿、肌瘤。所以,囊肿、肌瘤的根源在于人体的真元受损,其治疗也该从强壮脾肾(先后天之本)功能入手,扶阳祛邪为治疗原则。不论如何扶阳,实际上就是通过祛除寒邪、恢复正气的方法,来消除潜伏的邪气。临床上常用附子配人参、黄芪、党参等来治疗,效果是非常好的。抑制脏腑功能的寒邪被祛除、营卫调和,对饮食的消化吸收功能健旺,元气自然恢复,岂有不能治愈的?这就是中医所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而西医对慢性病的治疗重点是放在怎样对付病邪上,而没有积极地去扶助阳气。这样看似目前解决了问题,过后还会卷土重来,一次比一次凶猛,这是因为滋养病邪的温床还在。(各位慢性病患者不妨想一想,是不是这个理?是不是病越来越重?而且还有很多并发症。)任何治疗在借助外力的医疗手段治病的同时,必须依赖自身的阳气。否则,往往难以取效。治肿瘤、肌瘤、囊肿如此,其他痼疾,也要以此类推。再如,慢性哮喘和肺气肿,其本质在于肾阳不足以及寒邪内伏,因此,不要执着于痰是病根的旧识而拼命化痰。用温阳祛寒法治疗,配合辨证用药,即可取得可喜的疗效。另外,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病、疑难病,如口腔溃疡、慢性肝炎、慢性肾炎、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病、男女生殖系统顽固性炎症、癌症、皮肤顽疾等等,其病因中普遍存在外邪侵入,并内伏于三阴的病史,结合糖尿病、高血脂、慢性胃炎、癌症、痛风及西药毒副作用所致种种疾病,从固本祛邪入手,一方面固护脾肾先后天之本,一方面开太阳,通阳明,以祛邪外出,每每取得可喜的疗效。对于任何一种慢性病,我再次慎重的告诉大家,一定要停服激素类药物,否则极难恢复,因为西药激素和抗生素类是在抽取人体阳气,只会越吃越重,越吃并发症越多(服用西药治疗哮喘会引起心脏病就是证明),大量的患者朋友可自证,看我说的是不是这样?而服用中药来恢复脾肾功能,扶助阳气,加上适当的锻炼,各种慢性病就会云雾顿开,效果非常明显。但要注意的是,服用补阳药期间,会有几天病情加重的情况发生。比如治疗哮喘期间,会出现咳嗽和哮喘加重,胸闷以及周身无力的现象,这是真阳驱赶寒邪于肺部,由少阴转入太阴,痰饮湿气上壅于肺,暂时困住肺部的功能,致使肺气不能宣发的表现。切不可认为治法不当,必须坚持服药,只要挺过这一关,就是“艳阳天”。
灵台秘典偏方秘方馆
.10.28
寻医问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