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高成本效益比,为肝炎防治贡献中国力量我

年10月15日,我国自主研发的Y型40kD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派格宾)历经14年研发之路,在厦门召开上市会,正式宣布上市,开启我国病毒性肝炎治疗新起点。PEGIFNα-2b做为国家生物制药1类新药,已完成例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和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Ⅲ期临床研究。来自全国各地的肝病领域医生参加了本次上市会,医院江骥教授、福建医院江家骥教授、医院王贵强教授分别对该药的药物设计和Ⅰ期临床试验、CHC临床试验、CHB临床试验的主要内容进行解读,北京大学庄辉院士就中国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及挑战进行精彩报告。现将会议主要内容整理以飨读者。

庄辉院士

创新一派

药物设计和和Ⅰ期临床试验介绍

江骥教授

江骥教授首先对PEGIFNα-2b的药物设计特点进行介绍,并指出,后续临床研究证实这些创新设计是成功的。在PEGIFNα-2bⅠ期临床研究中,试验方案设计为单中心、随机、阳性药对照(PEGIFNα-2a)、双盲单剂量爬坡试验。主要探索药物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PK)和药效动力学(PD)。

药物设计特点

PEGIFNα-2b的创新药物设计,与其他长效干扰素相比,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①PEG分子量为40kD,半衰期更长;②修饰物空间构型为Y型,药物结构更趋稳定;③干扰素亚型为α-2b,与α-2a相比,有更低的药物免疫原性;④修饰位点以K为主,使药物具有更高生物活性。

Ⅰ期临床试验结果

安全性方面,PEGIFNα-2b临床不良反应程度以轻、中度为主,各剂量组未见剂量限制性毒性。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均属于干扰素固有不良反应。

PK研究结果显示,PEGIFNα-2b半衰期较长,与PEGIFNα-2a相似,治疗时给药间隔较长,验证了PEG40kD的优势。江骥教授指出,小分子药物在体内的药物浓度越高,疗效越好,大分子药物相反。PEGIFNα-2b做为大分子药物,在45~μg范围内,机体暴露值均低于PEGIFNα-2a。

PD研究结果显示,PEGIFNα-2b各剂量组中,2’,5’-寡腺苷酸合成酶(OAS)、β2-微球蛋白和新喋呤水平均不低于阳性对照组,但只有新蝶呤呈明显剂量效应关系。PEGIFNα-2bμg剂量组新蝶呤浓度高于PEGIFNα-2aμg剂量组,较PEGIFNα-2a可能疗效更好,验证了K位高活性位点修饰的优势。

江骥教授最后表示,后续Ⅲ期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PEGIFNα-2b对中国CHC和CHB患者的疗效。

中国选择

治疗中国CHC研究数据解读

江家骥教授

江家骥教授对CHCⅢ期临床试验(C研究)主要从实验设计、疗效和成本效益比、安全性结论3个方面进行解读。

实验设计

研究纳入例CHC患者,为中国样本量最大的PEGIFN治疗CHC患者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也是第一个开展头对头Ⅰ~Ⅲ期临床试验的大分子药物。根据患者基因型(基因2/3型、基因1/6/4型)进行分组,每组患者分别给予PEGIFNα-2bμg或PEGIFNα-2aμg。随访24周,观察疗效。

疗效和成本效益比

结果显示,在不同基因型组CHC患者中,PEGIFNα-2b与PEGIFNα-2a疗效无显著差异,且基因1/4/6型研究组中,PEGIFNα-2b组基线特征占劣势。给予PEGIFNα-2b每获得一个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所付出的成本为所有治疗方案中最低。江家骥教授指出,PEGIFNα-2b治疗中国CHC患者持续病毒应答率(SVR)均可达80%以上,其中基因2/3型患者达88%,且治疗成本更低,可做为治疗中国CHC更具成本效益比的选择。在去除基线影响后,PEGIFNα-2b可能在基因1/4/6型患者取得更高的SVR。

安全性

PEGIFNα-2b治疗中国CHC患者的不良反应类型、程度和发生频率都和对照药PEGIFNα-2a组相似;最常见不良事件包括发热、乏力、食欲下降、头痛、血细胞水平降低等,以轻度为主;中和抗体产生率(0.5%)显著低于对照药物;基线中和抗体阳性患者对PEGIFN的SVR显著低于阴性患者。

江家骥教授最后分析了中国CHC治疗的趋势和挑战,他指出,CHC药物研发进展日新月异。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需要进一步规范使用,其用于中国CHC存在乙肝病毒(HBV)再激活的问题需引起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nxingganyancr.com/mysz/853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