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的传染性与被感染风险22版

1、传染性:

乙肝是一种DNA病毒,病毒均具有传染性,这点无可反驳。

乙肝的传染性跟病毒的HBV-DNA复制水平正相关,也有认为HBeAg阳性代表复制能力强。不过,一般HBeAg阳性多为高HBV-DNA复制水平。

就是上面这张报告。红色标志那里。“E+07”,这个07是次方,它越高,表示乙肝复制水平越高,传染性越强。

我们可以简单分为三个级别:

传染性弱:小于或等于10E+3

传染性中:10E+3至1E+6

传染性强:大于或等于10E+6

2、被感染风险:

2.1、被感染风险的差异:病毒具有传染性,但并不是所有人被传染后就会感染上乙肝。这是因为我们自身有免疫系统。

2.2、因为人体免疫系统的存在,被感染上乙肝的风险也是有差异的。

不同人群被感染乙肝的风险由高到低:

2.2.1、未接种疫苗和阻断的婴儿(儿童)+母亲乙肝病毒传染性中-强(结合上面的传染性分级)

2.2.2、未接种疫苗和阻断的婴儿(儿童)+母亲乙肝病毒传染性弱、父亲或直系照顾的家人乙肝病毒传染性中-强

2.2.3、未接种疫苗和阻断的婴儿(儿童)+父亲或直系照顾的家人乙肝病毒传染性弱

2.2.4、免疫缺陷、使用免疫抑制剂、激素的病人+家庭或周围人群乙肝病毒传染性中-强

2.2.5、免疫缺陷、使用免疫抑制剂、激素的病人+家庭或周围人群乙肝病毒传染性弱

2.2.6、成年健康女性+从未接种乙肝疫苗并无表面抗体+男友(老公)乙肝病毒传染性强

2.2.7、成年健康女性+从未接种乙肝疫苗并无表面抗体+男友(老公)乙肝病毒传染性弱-中

2.2.8、成年健康男性+从未接种乙肝疫苗并无表面抗体+女友(老婆)乙肝病毒传染性强

2.2.9、成年健康男性+从未接种乙肝疫苗并无表面抗体+女友(老婆)乙肝病毒传染性弱-中

2.2.10、成年健康男女+从未接种乙肝疫苗并无表面抗体+同事、同学、朋友、陌生人乙肝病毒传染性强

2.2.11、成年健康男女+从未接种乙肝疫苗并无表面抗体+同事、同学、朋友、陌生人乙肝病毒传染性弱-中

2.3、解释说明:

2.3.1、从1到11,被感染风险逐渐降低。

2.3.2、被感染风险是跟免疫系统有关系。免疫缺陷疾病,还有婴幼儿免疫系统都不健全。

2.3.3、区分了男女的,这个是我们假设基于乙肝有性传染这个基础设定的区分。因为,性行为的传染性疾病。正常的性行为情况下,男女的生理结构确定了感染风险的不同。因为,无套的情况下,女性有接纳的动作,而男性只有射出。

2.3.4、梁韬医生的观点认为从第6项开始几乎就没有被感染的可能了。

2.4、根据目前的研究和免疫学原理,以下人群感染乙肝可能性趋近为0:

2.4.1、接种疫苗并成功进行母婴阻断的婴儿(儿童)

2.4.2、成年人+现在或曾经乙肝表面抗体>10IU/ml

2.4.3、无乙肝的成年人+曾经明确接种过乙肝疫苗

3、传染与被感染、感染后慢性化:

传染,是一个过程。是病毒,从宿主A到宿主B的过程。被感染,是一个既成事实。是病毒,从宿主A已经到宿主B,并且在宿主B定植和繁殖。传染与感染的关系,就像古代士兵攻城,攻城是一个过程,能不能攻城成功就是一个事实。我们的免疫系统就是一个完美的城墙,只要它没有问题,敌军永远攻不破。

目前,主流的研究观点是5岁以后被感染乙肝并慢性化的可能性是5%-10%。梁韬医生不太认同这个观点。成年后,只要免疫系统正常,被传染的概率极低。所以,这5-10%的数据有可能全部来自儿童(5岁到成年之间),有可能少量来自免疫缺陷的成年人。

所以,成年后被感染慢性的化的可能性极低,那么,性行为导致乙肝被感染的逻辑就不成立。

当然,否定一个教科书已经承认的观点是很难的。我们可以先明确一步:(2.4、根据目前的研究和免疫学原理,以下人群感染乙肝可能性趋近为0),这部分就包含了大部分人群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nxingganyancr.com/mysz/954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