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信命,自古就是如此,不论中国和外国的专家,学者还是普通人。
《注定一战》是一本书的名字,作者是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埃里森。此人在哈弗执教50年,是很多中国留学生的老师,其一生所著并不多,最为大家熟知的就是发明了“修昔底德陷阱”一词,没错,这一个名词的发明,虽然来自古希腊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但是仅仅才出现了几十年而已。
从埃里森的书名我们可以看出他的结论,中美之间的大国之争,无法逃脱注定一战的命运。在书本开篇,就讲述了一个故事:一战后欧洲经济崩溃,尸横遍野,没有赢家。力主战争的德国首相哀叹道: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所有参战国家的国王,总统,总理,沙皇们,都非常后悔卷入了一战这场浩劫中。很多国家的领导人战后表示,如果给他们重新选择的机会,他们绝不会愚蠢的卷入这场浩劫中。但是历史,有如果吗?很多事情看起来,虽然发生的不合理,难道不是命中注定吗?
21世纪之后,最重要的的国际关系议题,已经被全球学者讨论了很多遍的是:中美之间会卷入战争吗?中美之战,是命中注定人类的劫数吗?这就是修昔底德陷阱一词最初的来源,就是用来形容,中美之间未来可能走进的历史死胡同。这个名词被发明出来之后,就被世界上众多专家和学者,用在论述中美关系的概念中。
修昔底德陷阱,是埃里森在研究过往世界霸主更替的时候,得出来的名词。在人类历史上,新的强权崛起,对现有秩序产生压力的情况下,新老强权之间爆发战争的例子比比皆是。人类近代史的五百年,一共出现了16次新老强权之间的争霸,这其中,只有四次避免了战争的发生。其他12次的大国争霸,最终都被诉诸战争,两败俱伤。
埃里森教授的注定一战这本书里,详细分析了当下和未来中美关系的可能走向,读来让人觉得,老先生更多的是在对美国进行批评,对中国唱赞歌。但是这本书的立意和观点,依然值得全球学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