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他汀类药物的应用及其与发

《肝病学》中文版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他汀类药物的应用及其与发生肝细胞癌风险的关系

StatinUseandtheRiskofHepatocellularCarcinomainPatientsWithChronicHepatitisB

MyungJiGoh,DongHyunSinn,SeonwooKim,SookYoungWoo,HyunCho,WonseokKang,Geum-YounGwak,Yong-HanPaik,MoonSeokChoi,JoonHyeokLee,KwangCheolKoh,andSeungWoonPaik

翻译专家简介

袁春旺教授

主任医师、介入放射学博士

首都医科医院

白求恩介入医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兼秘书

北京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常委;北京放射学会介入学组委员;北京肿瘤学会介入专委会常委

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评审专家;北京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

国家肿瘤微创治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委会常委、肝癌免疫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磁共振介入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肺小结节专委会常委;肺癌专委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专委会委员、消融专委会委员、肿瘤外科微创分会委员

审校专家简介

张倜教授

医院肝脏外科主任医师,教授

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学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肝脏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肿瘤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胆道肿瘤专家委员会委员

摘要

背景和目的:他汀类药物有多重功效,其中包括肿瘤的潜在化学预防作用。一些观察性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有可能会预防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的发生,但其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感染者的预防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方法和结果:回顾性分析年1月~年1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例慢性HBV感染者。主要研究终点是发展为肝癌。其中他汀类药物使用者(n=例)定义为在随访期内至少累积应用28个明确的日常剂量,以时间为协变量对药物应用及HCC发生率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位随访时间为7.2年(范围0.5~9.9年),新发HCC例(9.1%),他汀药物使用为低风险因素[校正风险比=0.36,95%置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0.19~0.68,校正年龄、性别、肝硬化、糖尿病、高血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水平、胆固醇、HBVDNA水平、抗病毒治疗以及抗血小板治疗等]。所观察到的应用他汀类药物的获益为剂量依赖性[累积应用日常剂量28~天、~天、~天以及天以上的患者的校正风险比(95%CI)分别为0.63(0.31~1.29)、0.51(0.21~1.25)、0.32(0.07~1.36)和0.17(0.06~0.48)]。在亚组分析中,观察到所有预先设定亚组中应用他汀类药物与HCC发生风险降低相关。结论:慢性HBV感染者应用他汀类药物与HCC发生风险降低有关,提示在该人群中他汀类药物有可能起到化学预防作用。值得对这些发现进行前瞻性评估。

图表

Hepatology,71(6):–

《肝病学》中文版年第2期摘要NO.5

(赵鹏袁春旺译,张倜校)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nxingganyancr.com/myzy/1068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