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秦合理教授中医论

本文指导专家:秦合理教授,为道中医消化科专家,主任医师,国医大师传承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才交流中心名老中医传承基地——肝病以及消化系统疾病专家。

慢性肝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肝硬化,肝硬化早期时没有任何明显的症状,如果长期不加以治疗会逐步发展到中晚期,甚至会伴有黄疸、肝腹水、上消化道大出血、门静脉高压症、肝昏迷、肝癌等并发症出现。

肝病是现今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我国现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万例,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肝、酒精性肝病的患者已越来越多,危害人类健康。

慢性肝病重在防变

“既病防变”是中医学“治未病”是中医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临床上约九成肝癌患者有慢性肝病史,秦合理教授介绍,由于由于慢性肝病前期症状不显著,人们容易麻痹大意,进而发展成肝硬化、肝癌,所以慢性肝病应引起重视预防肝硬化、肝癌的发生。

《素问·刺热论》云:“肝热病者左颊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以上条文从人体内部脏腑相关的整体观念出发,阐明了脏腑疾病相传规律,强调“治未病”,论述了未病先防、已病防传及整体调治的治疗大法,充分体现了中医在肝病方面既病防变的指导思想。

中医对慢性肝病的认识

中医学虽无慢性肝病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及特点,当属中医“胁痛”“黄疸”“臌胀”及“积聚”等范畴。

◎《素问·藏气法时论》:“肝病者,两胁下痛。”《金匮要略》:“额上黑,足下热,因作黑疸。其腹胀如水状,大便必黑,时溏。”这些条文的论述可能是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所产生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描写。

◎《诸病源候论·水蛊候》:“此由水毒气结聚于内,令腹渐大,动摇有声…名水蛊也。”水蛊可能是对肝硬化腹水的描述。

肝在五行中属木,自然界中应春,应风,风性善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故肝病发病急而且变化多端。人身血液之贮藏与调节,筋骨关节之屈伸,脾胃之气的升降出入,精神情志之调畅,目之视物明暗等,无不与肝之生理功能密切相关。而缠绵不休、久治难愈者则属于慢性肝病。

中医所说的肝,不仅是一个解剖概念,更重要的是一个功能活动系统。

慢性肝病中医调治1生活饮食调养

在门诊上,常见到大量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脂肪肝、酒精肝及轻度的肝纤维化患者,这些患者是以他病而就诊,只是在询问病史中无意提及,平时未出现不适症状。常在治疗主病的同时兼顾之。主要是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酒,少熬夜,畅情志,适当运动。

例如脂肪肝是一种波及面较广、危害性较大的疾病,其晚期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的难题,患病的早期甚至中期阶段通过饮食和运动是可以预防或完全治愈的。

2精神情志调养

人的精神情志活动过度,可伤及相关的脏腑而发病。肝主疏泄,有调畅气机的功能,而气机通畅、气血畅达关系到人的精神状态的舒畅开朗,故肝与情志活动关系尤为密切。故情志抑郁致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脾失健运,气血不畅,瘀阻肝络,日久成疾。

因此情志过度均可伤及肝之疏泄功能。《灵枢·本神》提出养生要调摄情志活动,“和喜怒”“调刚柔”是“形神并养”的养生原则。《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将调摄精神列为养生的主要内容。

3四时季节调摄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对慢性肝病的治疗还非常重视季节性,因人与大自然是一个整体,肝应春,春天万物生发之际对肝病患者影响极大,所以要知常达变。

4重视个体差异辨证施治对症下药

在治疗慢性肝病过程应明于辨证,重视患病的“人”,例如患脂肪肝的人体质偏胖,中医认为脂肪肝常因饮食不节,过食膏粱厚味、酗酒油腻,生湿酿痰,或饥饱失常,损伤脾胃,消化无力。因为过食肥甘厚味易积滞化热,生湿生痰。湿热困于脾胃,熏蒸肝胆,影响肝之疏泄,导致脂肪肝等顽疾。因此,治疗及干预方法主要围绕脾失健运,浊邪中阻这个中心病机。

同时应调整饮食,勤锻炼,在疾病无明显症状之前,就采取措施,将疾病阻止和控制在萌芽或初期阶段,防止其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或发生脏腑之间的传变,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对身体造成的损害。

对于慢性乙肝患者,理应结合西医诊断及各种生化指标,用中医基础理论做指导,取长补短,兼收并蓄,灵活运用自创的轻清法、涤浊法、疏利法、达郁法、运通法、灵动法、燮理法、固元法等方法。例如,证属肝热脾湿,浊邪积滞,则用涤浊法,常用药物有苇根、冬瓜仁、生薏苡仁、桃仁、郁金、醋元胡、败酱草、夏枯草、茵陈、大黄、桑叶、竹茹、丝瓜络等,可随证变换运用,效果较好。

慢性肝病的病因病机复杂,总的来说不外乎浊邪的瘀滞,以邪实为标、肝虚为本。正虚是发病的基础,浊邪是致病的外因,两者相搏,病乃滋生。“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说明了正气盛衰与发病的密切关系。治疗应立足于扶正祛邪,以扶正为主,而以祛邪为辅,做到清热应务尽,理气不伤阴,利湿不过剂,破瘀需顾正。守方缓图,常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温馨提醒

“既病防变”在慢性肝病治疗中是最为关键的阶段,在此阶段疾病已经发生,虽为萌芽或早期阶段,但由于已经患病,机体的防御已经被突破,疾病已导致机体阴阳失衡、气机失调,面临进一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或发生脏腑之间的传变可能,如不及时阻止,可造成邪入脏腑,继而失去最佳治疗时间,给进一步治疗带来较大困难,甚至造成不可逆性改变。

本期专家介绍

秦合理教授为道中医消化科专家

简介:主任医师,国医大师传承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才交流中心名老中医传承基地——肝病以及消化系统疾病专家。

从事中医消化内科疾病临床、科研、带教工作30余年,以“未病先防”、“欲病早治”、“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理念,从中医辨证理论,辨病、辨证相结合诊治消化系疾病,对慢性疑难肝病的治疗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对痛风、慢性疑难胃病、肠病、肝胆疾病、肝癌前病变及各类肿瘤的术后复发以及康复有较深的研究。

专业特长:治疗酒精、乙肝病毒及其它病因所致脂肪肝、肝炎、肝硬化以及肝癌;对痛风、疑难胃病、肠病、肝胆疾病、肝癌前病变以及各类肿瘤术后防复发与康复有较深研究。

出诊时间:每周二、六全天出诊

名老中医预约-









































北京白癜风高等专科医院
白癜风用什么药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nxingganyancr.com/myzy/237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