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九点半,我院感染科主治医师吴令杰在汕头电台FM《医生来做客》栏目,就“认识肝炎”、“如何预防肝炎”以及“如何治疗肝炎”等话题,为听众朋友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科普盛宴。
本期嘉宾
吴令杰
医院感染科主治医师。
曾医院(华南地区医院、广州医医院、广州市医院)攻读研究生;年于广州医学院研究生毕业。
毕业后从事感染性疾病(如艾滋病、肝炎、发热查因等)的救治工作。目前主持并参与多项省市医学科研课题。
年7月28日是第8个世界肝炎日,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宣传主题是“检测治疗肝炎”。为响应世界卫生组织号召,在国家卫生健康委部署下,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在北京召开了“年世界肝炎日宣传大会”。大会围绕我国肝炎日宣传主题“积极预防主动检测规范治疗全面遏制肝炎危害”展开,多维度探讨我国肝炎防治现状和对策,掀起全社会共抗肝炎的热潮。
一、名词科普
1
肝炎
肝炎是肝脏炎症的统称。通常是指由多种致病因素——如病毒、细菌、寄生虫、化学毒物、药物、酒精、自身免疫因素等使肝脏细胞受到破坏,肝脏的功能受到损害,引起身体一系列不适症状以及肝功能指标的异常。临床症状通常包括乏力、纳差、厌油、尿黄、腹胀、眼黄、皮肤黄染等症状。
2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我们通常说的肝炎病毒一般都是指嗜肝病毒。目前已确定的肝炎病毒有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及戊型肝炎病毒五种。
需要注意的是,肝炎并不一定是病毒性肝炎。我们平常见到的脂肪肝、酗酒导致的酒精性肝炎、胆石症所致的肝损害都可称之为肝炎,但均无传染性。今天专题所讲的病毒性肝炎,是指慢性病毒性肝炎,包括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等。
然而,如今社会上仍有不少人(有时甚至包括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本人)对携带乙型肝炎病毒等概念存在很多理解上的误区,有人认为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接触没事,也有人对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敬而远之。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也常常能碰到对这方面感到困惑的患者及其家属。
二、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与预防
病毒性肝炎传播途径分为经口传播和血液、性、母婴传播。甲型、戊型肝炎病毒经口传播,乙型、丙型肝炎病毒经血液、性、母婴传播。这也意味着,乙肝、丙肝病毒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因此,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接触乙肝,丙肝病毒携带者,例如在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在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并不会使人感染乙肝、丙肝。
由于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普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明显减少,因此通过接种乙肝疫苗,可以减少新发乙肝病毒感染。虽然此次全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