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肝炎日慢性乙肝与妊娠

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今年的主题是“积极预防,主动检测,规范治疗,全面遏制肝炎危害”。母婴垂直传播是肝炎病毒感染的一条重要途径,今天我们就聊聊慢性乙肝合并妊娠。

正常妊娠期间,转氨酶、胆红素、凝血功能等大部分肝脏生物化学指标通常保持在正常范围内。但是有一部分孕妇在产检是进行肝功能检查,会发现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升高。

妊娠期发生肝功能异常的原因很多,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肝、脂肪肝、肝内胆汁淤积、自身免疫性肝炎、遗传代谢性疾病、药物性肝病,鉴于患者妊娠状态,很多有创检查不能进行,所以有一部分患者很难明确引起肝功能异常的原因。如果并发了严重的并发症,如HELLP综合征、AFLP及先兆子痫等,将会影响母婴健康。也有研究表明,妊娠期妇女肝功能异常与其妊期生理因素的存在及各种外在因素如过分高蛋白高脂饮食,服用保健品,疲劳等致肝脏负担加重有关。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是妊娠期肝功能损伤的重要原因,正确认识并及时发现异常对于降低母婴病死率及改善预后有非常重要意义。高病毒载量是慢性乙型肝炎活动的高危险因素,也是孕期肝功能异常的高危险因素。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HBV母婴传播是慢性病毒携带状态的主要原因,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所以对于育龄期女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管理尤为重要。对于ALT大于正常值上限5倍或处于肝硬化阶段的患者应该立即进行抗病毒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妊娠。若孕妇HBV-DNA≥2×IU/ml,可于妊娠期24-28周进行抗病毒治疗,服药期间应每1-2个月对肝功能及病毒学指标进行监测,防止病情发生进展,由于担心产后立即停药会导致孕妇乙肝活动,一般建议产后1-3个月停药。对于产后未达到停药标准的,其监测和疗效评价同慢性乙型肝炎。

妊娠合并肝功能损害对母婴有很大的影响,易现流产、胎儿畸形、胎膜早破、早产、死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乙肝等。其胎儿畸形发生率约高于正常者的2倍,肝功能异常者,围生儿死亡率高46%。妊娠合并肝功能损害对母体及胎儿均有很大影响,因此妊娠期妇女一定要做好预防保健,认真做好产前检查,确保母婴的安全。

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内一科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妊娠期肝病的研究,每年收治妊娠合并肝病的患者余例,对于单纯性妊娠合并肝功能异常、慢性乙肝合并妊娠,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妊娠剧吐导致的肝功异常等经验丰富,为广大病友提供健康咨询服务。

-,

供稿

内一科

编辑

张涛

审核

宣传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nxingganyancr.com/myzy/801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