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院消化内科关于粪菌移植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研究正式刊登于年第5期《Hepatology》,并且被遴选为当期封面文章。《Hepatology》为国际肝病领域顶级期刊,是美国肝病研究学会会刊,影响因子达11.分。据悉,该研究是福建省首个由卫生机构独立完成并刊登于《Hepatology》的研究。该论文第一作者是任艳丹研究生、叶震世副主任医师、杨柳珠副主任护师,通讯作者为消化内科潘金水副教授、任建林教授以及中医科洪美珠副教授。
对于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而言,HBeAg血清学转换是重要的治疗目标,也是停药的先决条件之一。如果未获得HBeAg血清学转换即停药将造成严重的肝炎复发。但应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仅有少部分患者可实现HBeAg清除或血清学转换率。相当大的一部分患者只能选择长期服药。以目前疗效最好的替诺福韦酯为例,经过1年疗程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21%,而治疗7年后这一比例仅提高到39.6%。这意味着,如果在第一年内不能获得HBeAg血清学转换,即使延长疗程每年HBeAg血清学转换机率也仅增加2~3%。因而,很有必要探索新疗法促进“停药难”的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以获得停药机会。该研究团队发现,经过若干次粪菌移植后,大部分经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治疗3年以上但仍未实现HBeAg消失的慢性乙肝患者将出现HBeAg阴转。
该研究成果对慢性乙肝尤其是“停药难”患者的临床处理策略具有重要启发意义,为广大乙肝患者带来新希望。该研究结果如能获得大规模临床研究支持,慢性乙肝的治疗将迎来一个新的里程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