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下乙肝的传播方式。
乙肝的传播方式有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密切接触传播等。并没有粪口途径传播。所以老人们告诫我们的“在外面瞎吃容易吃到乙肝”纯属瞎扯。
乙肝是不会通过“吃”来传播的。所以大家可以放心到外面瞎吃。。。
才怪。“瞎吃”虽然不会传染乙肝,但会传染甲肝和戊肝。虽然这两种病几乎不会慢性化,但也不像感冒那么好解决,一旦染上也够喝一壶的。
乙肝的血液传播和性传播想必大家再熟悉不过。我不过多介绍。乙肝的密切接触传播途径是指,未感染者与乙肝患者处在一个生活环境中,在该环境中双方有频繁的接触机会,则未感染者有一定几率会感染乙肝。所以如果家中有乙肝患者,家属应该及时接种乙肝疫苗。
那么接下来就要讨论一下今天的重点——母婴传播。
乙肝这种疾病,其实论慢性化程度,完全比不上和它一母同胞的丙肝。丙肝作为”慢性肝炎“的大佬,以60%以上的慢性率牢牢占据肝炎慢性率的首位。和丙肝一比,乙肝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其慢性率只有不到10%。
那么中国为何还有那么多人患乙肝呢?
因为我国乙肝患者的基数实在是太巨大了。在发明规范的“母婴阻断”法之前,很多都通过母婴传播传给了下一代。据权威机构估计,30%~50%的感染者是因母婴传播而感染。对于携带高载量乙肝病毒的母亲来说,胎传率尤其高。好在我们现在有切实可靠的母婴阻断方法在,使得乙肝不再是妈妈的噩梦。
我国是个乙肝大国,全国范围内慢性无症状性的慢性乙肝携带者有1-2亿。但是5岁以下的儿童乙肝表面抗原的携带率却不到1%。这个反差让我们看到了母婴阻断的有效性。
实际上,规范的母婴阻断可以使阻断率达到95%以上。所谓母婴阻断,指的是新生儿注射免疫球蛋白+接种乙肝疫苗+高病毒载量母亲(HBVDNA10^6IU/ml)孕中晚期抗病毒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95%仍然不是%。虽然这种规范的母婴阻断率非常高,但仍然不是百分之百。各位宝妈们也需有个心理准备。
妇产科的陈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