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诊断创新与转化联盟启动金域医学助力

在国家“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下,我国在乙肝相关创新指标的研发上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为推进这些创新指标在临床的应用,5月19日,由北京大学医学部主办,金域医学承办的“慢性乙型肝炎诊断创新与临床转化高峰论坛暨肝炎诊断创新与转化联盟启动会”在金域医学总部学术报告厅举行。

会上,肝炎诊断创新与转化联盟宣布正式成立。金域医学作为肝炎诊断创新与转化联盟发起单位之一,将利用全面的技术平台、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专家资源等助力提升肝炎的诊断水平。

会议现场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贺晓慧,北京大学医学部科研处副处长樊建军,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主任、北京大学感染病研究中心教授鲁凤民,医院肝病科和感染病科主任侯金林教授,《肝脏》杂志总编、华夏肝脏病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成伟教授,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临床研究管理中心主任徐东平教授,重庆医院感染科主任胡鹏教授,医院副院长杨永峰教授,金域医学高级副总裁、首席科学官于世辉博士,金域医学副总裁杨万丰等超过位专家学者出席本次会议,共同探讨慢乙肝各类新诊断指标的最新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贺晓慧致辞

北京大学医学部科研处副处长樊建军主持本次会议

肝炎诊断创新与转化联盟启动

贺晓慧副主任提到,去年7月起,国务院便陆续出台了十项措施来优化科研管理,提升国家科研绩效,促进重大专项成果进一步得到转化。

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国家“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乙型肝炎临床诊断及监测新型试剂的研发》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和金域医学共同发起“肝炎诊断创新与转化联盟”,为中国肝病防治事业作贡献。

“肝炎诊断创新与转化联盟”揭牌正式启动

鲁凤民教授表示,联盟将致力于肝炎诊断创新技术(包括HBVRNA检测及cccDNA检测等)的成果转化,并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技术合作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肝炎诊疗水平。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主任、北京大学感染病研究中心教授鲁凤民介绍联盟

侯金林教授说:“在重大专项的运行过程中,我们建立了三位一体纵向长期随访系列样本库,通过整合多个资源来进行统一的数据采集,包括质控、数据传输、数据存储。因为只有数据是透明化的,才有可能得到整个学术界的共识,转化的结果才会靠谱。这需要第三方机构的参与,究竟未来肝炎诊断的科研成果会如何转化应用,值得期待。”

医院肝病科和感染病科主任侯金林教授作《HBVRNA在慢乙肝患者停药中的临床价值》报告

“通过这一联盟,中国肝炎领域的研究者可以组建成国家队,在国际舞台上发表中国的研究进展,并让中国医生在肝炎诊疗领域有权威的指南可以借鉴,推动新发现的指标真正在临床上发挥作用。”陈成伟教授说。

华夏肝脏病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成伟教授发言

作为发起者之一,金域医学是第三方医检行业的龙头企业,感染性疾病是金域重点发展的八大核心疾病领域之一。据于世辉博士介绍,金域开展的感染性疾病检测项目超过项,应用的技术平台包括传统病毒学培养方法、核酸检测方法、基因测序等。在“以临床和疾病为导向”的发展战略下,金域打造了感染性疾病中心,依托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全面、多样的技术平台,专家资源以及大数据优势,为临床提供综合诊断信息服务。

金域医学高级副总裁、首席科学官于世辉博士作《金域病原微生物检测整体解决方案》报告

杨万丰副总裁表示,这次金域医学和北京大学合作,就“慢性乙型肝炎诊断创新与临床转化”开展学术研讨。期间,金域还和课题组共同发起“肝炎诊断创新与转化联盟”。这些都只是合作的开始。接下来,金域将利用自身网络优势,逐步在全国各省市区推进联盟的落地工作,促进肝炎疾病诊疗水平提升。

金域医学副总裁杨万丰致辞

强强联合,意在消除肝炎危害

慢性乙型肝炎至今仍旧是严重威胁国人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到年消除肝炎危害的目标,简称“目标”,即到年新感染病例数减少90%,病毒性肝炎相关死亡率减少65%。

侯金林教授提到,中国正在努力实现这一目标。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提升“三个率”,分别为认知率、诊断率和治疗率。其中,在诊断过程中检测肝炎的相关指标,对临床实践和药物研发,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会议现场

金域医学一直助力消除肝炎危害。围绕着感染性疾病的诊疗,金域医学可以提供完整链条服务,包括从刚开始合作到最终提供临床检测报告和结果解读等。通过金域覆盖全国的冷链物流体系,可以保证检测样本全过程安全、可靠,以保证检测结果准确;而依托覆盖全国的网络和全面、多样的技术平台,金域医学积累了大量肝炎相关的检测数据,截至年底,金域在肝病领域的检测样本量近万例。如何有效挖掘这些大数据,并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指导,这是金域下一步感染性疾病中心的工作重点之一。

学术讨论环节

会议上,多位慢乙肝研究领域的著名临床专家就HBVRNA、cccDNA等新指标的机理、检测技术、检测质量控制、临床数据解读及疑难肝病的探究等方面进行了分享。

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临床研究管理中心主任徐东平教授作《HBVcccDNA检测的临床研究进展》报告

重庆医院感染科主任胡鹏教授作《中国儿童肝生化指标参考区间的建立及其在慢乙肝自然史中的应用》报告

医院副院长杨永峰教授作《血管性肝病的临床和病理诊断》报告

医院副研究员仇超博士作《HBVRNA与慢乙肝疾病进展》报告

医院病理(检验)中心主任王鹏教授作《以汇管区周围病变为主的肝脏疾病:形态分析与鉴别技术》报告

首都医院人工肝副主任郑素军教授作《HBVRNA课题研究进展》报告

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肝病理亚专科负责人张继平作《不明原因肝硬化肝活检病理诊断思路》报告

喜欢本文,就点个赞吧!你的认可,是我们的动力!

来源:“金域医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nxingganyancr.com/mysz/1023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