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察察
01
上半年长城汽车净利润同比下滑75.69%
8月30日,长城汽车发布了年上半年财务报告。数据表明,上半年营业收入达到了.71亿元,同比增长了12.6%,连续三年保持增长。
然而,归母净利润为13.61亿元,同比下滑了75.69%。同时,单车平均售价上升至13.61万元。
解读:多年以来,长城汽车都是中国上市车企中,很会赚钱的公司。即便是销量同比下滑16.66%的年,长城汽车的归母净利润仍有82.66亿元,同比增长22.9%。在营收基本持平的情况下,盈利增长可观。不过,年上半年的情况几乎反了过来。尽管营收增长了12.61%,但是净利润却大跌75.69%。
不过,分别看这两年长城汽车在汽车电动化转型的点位,这样的反差也可以理解——年是长城传统燃油车鼎盛期,盈利能力很强;年是长城转向新能源的培育期,只能先行投入。
长城半年报如此解释上半年的财务表现:报告期内业绩波动主要由于公司深化向新能源及智能化转型,产品结构调整,基于年新产品上市,加大品牌及渠道建设投入,同时坚持在新能源及智能化领域的研发投入,以及汇率收益减少所致。
上半年,长城汽车研发费用35.09亿元,同比增长10.48%——新能源和智能化的研发投入是非常耗钱的。蔚来、理想这样的头部新势力,年度的研发费用都要冲到亿水平。布局广泛的长城汽车,自然也不能少。
如此看来,不妨将长城汽车二季报的表现,视为牺牲短期,以谋长期。如果长城汽车仍然专注于传统燃油车,即便能收获一个漂亮的半年报,也可能会输掉未来。
这次成都车展,哈弗猛龙、魏牌高山、坦克Hi4-T三款车同时预售。其中猛龙、坦克Hi4-T都指向越野车市场。
不止是长城,比亚迪、奇瑞,新品牌极石……多家车企,都将目光投向了新能源+越野场景。在一个成熟或者高速发展的市场中,一定充满巨大的蓝海。品类分化、品类细分是开创蓝海的不二法宝。但是,随着这些市场的逐渐饱和,再开创、再找到更大蓝海市场的机会越来越少,格局已经固定。
而且,主流永远是主航道,虽然小蓝海市场可以创造较好的品类品牌溢价,但对于企业而言只是经营上的补充。当大家都认为这些细分市场足够大时,都会想进入这个市场,因此品牌之争、体验之争、性能之争,可能会愈加白热化。
不过,小细分市场既要防止无限放大,也不要用历史数据加以固化。
长城汽车用了3年的时间完成了电动化的转型,还需要2到3年的时间去完成智能化的转型。如此推算,长城汽车企业经营业界周期的高点,会从年起攀升,能够走多高,则要看智能化转型的成果。
02
宝能汽车6.1亿出售资产
8月29日,宝能汽车旗下昆山聚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三宗土地(.6平米)及无证建筑、机器设备以6.1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成功竞拍,竞拍人为昆山市工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天眼查信息显示,昆山聚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年1月,法定代表人为孙莉,注册资本为10亿元,是一家以从事研究和试验发展为主的企业。该公司是宝能汽车为满足配套需求而设立的电池项目。
解读: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