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小王,25岁,乙肝抗病毒治疗已有两年多。医院复查,治疗依从性也非常好。最近几次小王来复查,都是一脸的愁容。在医生的询问下得知,原来小王交了个女朋友,恋情比较稳定,已经到谈婚论嫁的地步了,没想到对方父母得知他是乙肝患者后态度°大转弯,这婚事也就基本上告吹了。小王心灰意冷,觉得自从知道自己感染了乙肝,生活全都改变了,不敢对别人说自己有乙肝,吃药也是偷偷吃,现在连正常的恋爱、结婚都成了奢望。近几天小王甚至心情低落到吃不进饭,频频失眠,体重暴跌七八斤。显然,这个年轻人因为乙肝已经背上了巨大的心理包袱,甚至可能踏上了抑郁症的门槛。
我国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群体庞大,小王仅仅是万感染者中的一个代表,而小王的“婚恋问题”也只是肝病患者面临的诸多问题中的一个。
临床中,存在心理问题的慢乙肝患者很常见
由于慢乙肝具有传染性强、病程长、易迁延复发、需长期服药、目前无法治愈等特点,易给患者带来较大心理负担。他们除了要忍受疾病的痛苦之外,还要承受来自外界环境和人际交往方面的精神压力,极易产生心理问题。
事实上,在临床中,焦虑、抑郁并存强迫症的肝病患者很常见。一来,他们担忧治疗费用高昂,经济压力大,又担心病情进展,久治不愈,常常想要放弃治疗;二来,还有患者觉得自己早晚会发展成肝癌,索性破罐破摔、不配合医生随访治疗;三来,部分患者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病情后受到歧视,不愿与人交流,严重影响社交、工作、学习;四来,有患者害怕将自己的病传染给家人,所以就强迫性的反复洗手、消毒等,严重影响生活。长时间处于这样一种状态,患者容易出现悲观、压力大、脾气暴躁、失眠等,甚至有些患者企图自杀。前段时间轰动社会的“天津乙肝女大学生自杀事件”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据调查,47%的慢乙肝患者存在心理障碍,68%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存在轻至重度抑郁[2]。慢性肝病患者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心理干预与药物治疗同样重要,甚至更为迫切
以往,临床工作者